有關垃圾的香港新聞
2017/06/29 立場新聞: 香港回歸 20 年減廢成績表 人均垃圾製造量 不跌反升
香港特區回歸20年了,綠惜地球為政府這些年的減廢功課派發成績表,發現當局雖說重視減廢,人均都市固體廢物製造量卻不跌反升,回收率亦有回軟趨勢。本會擔心,廢物按量收費政策若無法如期於2019年推出,堆填區將面臨更大的爆煲壓力。 綠惜地球整理了環保署1997年的 “MONITORING OF SOLID WASTE IN HONG KONG 1997” 和2015的《都市固體廢物監察報告》,就人均都固垃圾的製造量、棄置量和整體回收率上,羅列出六道比拼試題,結果在人均都市固體廢物的製造量和棄置量。 有「進步」的,為人均家居廢物棄置量、建築廢物棄置量和家居回收率三項。至於都市固體廢物回收率,雖然早段有成果,但近年有倒退跡象,只能給予「馬馬虎虎」的評級。 人均都固垃圾量的有增無減,與商業需求旺盛關係密切,也抵銷了政府推動減廢的成效,並且推高都固的廢物棄置量。1997年的報告便指出,即棄型的生活習慣 (throw-away habits)等要素,促成了人均垃圾製造量的增長;以1997年的家居垃圾棄置量為例,便較96年增加了8%。 綠惜地球發言人稱,「香港的發展模式,仍走不出大量生產、大量消費、大量棄置的老路,以致製造的垃圾量和棄置量,持續處於高位。」本會指出,台北和首爾減廢有成,並且示範著追求經濟增長的同時,仍可達致減少廢物的成效。縱使如此,本會認為過去20年,政府仍有以下值得肯定的減廢舉措: 1. 規管失控的建築廢物:1997年每日平均有6,480公噸建築廢物棄置到堆填區,佔堆填區42%的廢物重量。建築廢物量其實不止此數,總量多達28,500噸,只是當中77%或22,000噸分流到公眾填料區,才紓緩堆填區的爆滿壓力。 打從1990年起,建築垃圾便多於全港都市固體廢物,至1991年更達至高峰,每日棄置量達16,380公噸,為全港家居及工商垃圾7,390公噸總和的1.2倍。政府於1996年起,要求把混凝土、瀝青、泥土等惰性拆建物料分流至公眾填料區,才起止血作用。及至2006年實施建築廢物處理收費,進一步鼓勵循環再用建築廢物。2015年,每日平均棄置到堆填區的建築垃圾量為4200公噸,較97年大減2281公噸或54%。 本會指出,九十年代進行多項大型基建,加上地產市道暢旺,推高建築垃圾量。然而,以後者而言,地產發展商賺了利潤,卻無須支付環境成本,並不公平。因此,本會支持當局今年四月增加建築廢物收費,但也促請政府加強監督,避免出現更多的「泥頭山」和非法棄置情況。 2. 增設回收設施:政府1998年推出三色回收桶,1999年起公布家居廢物回收率。在乏缺教育和宣傳下,本會估計1997年有關的回收數據,低於8%。 回歸八年後,政府才於2005年全港公私營屋苑廣設回收設施,之後再擴展計劃至工商樓宇,逐步推高特別是家居廢物回收率。以家居回收率為例,2009年曾達至35%的高水平;而都固回收率, 2010年達到52%的高位。 本會認為,環保部門在回收上的最大作用,是增設方便的回收設施,提高了社會的回收意識。不過,對振興回收業界、理順回收通路上,卻長年沒有寸進,以致在外圍經濟環境變差等因素下,重挫本港回收市場,都固回收率也大幅滑落。 綠惜地球總結稱,面對人均垃圾量有增無減,香港應爭取不遲於2019年落實廢物收費,並從速推出塑膠飲品容器等多項生產者責任法規,雙管齊下地推動減廢,提高中下價回收品的市場價值,避免資源浪費,亦減輕堆填區負擔。 香港特區回歸20年減廢成績表 1997年報告 2015年報告 **固體廢物包括都市固體廢物、建築廢物、脫水淤泥及其他廢物 註解1:都市固體廢物,簡稱「都固」,指的是家居垃圾、工商業垃圾的總和。
香港特區回歸20年了,綠惜地球為政府這些年的減廢功課派發成績表,發現當局雖說重視減廢,人均都市固體廢物製造量卻不跌反升,回收率亦有回軟趨勢。本會擔心,廢物按量收費政策若無法如期於2019年推出,堆填區將面臨更大的爆煲壓力。 綠惜地球整理了環保署1997年的 “MONITORING OF SOLID WASTE IN HONG KONG 1997” 和2015的《都市固體廢物監察報告》,就人均都固垃圾的製造量、棄置量和整體回收率上,羅列出六道比拼試題,結果在人均都市固體廢物的製造量和棄置量。 有「進步」的,為人均家居廢物棄置量、建築廢物棄置量和家居回收率三項。至於都市固體廢物回收率,雖然早段有成果,但近年有倒退跡象,只能給予「馬馬虎虎」的評級。 人均都固垃圾量的有增無減,與商業需求旺盛關係密切,也抵銷了政府推動減廢的成效,並且推高都固的廢物棄置量。1997年的報告便指出,即棄型的生活習慣 (throw-away habits)等要素,促成了人均垃圾製造量的增長;以1997年的家居垃圾棄置量為例,便較96年增加了8%。 綠惜地球發言人稱,「香港的發展模式,仍走不出大量生產、大量消費、大量棄置的老路,以致製造的垃圾量和棄置量,持續處於高位。」本會指出,台北和首爾減廢有成,並且示範著追求經濟增長的同時,仍可達致減少廢物的成效。縱使如此,本會認為過去20年,政府仍有以下值得肯定的減廢舉措: 1. 規管失控的建築廢物:1997年每日平均有6,480公噸建築廢物棄置到堆填區,佔堆填區42%的廢物重量。建築廢物量其實不止此數,總量多達28,500噸,只是當中77%或22,000噸分流到公眾填料區,才紓緩堆填區的爆滿壓力。 打從1990年起,建築垃圾便多於全港都市固體廢物,至1991年更達至高峰,每日棄置量達16,380公噸,為全港家居及工商垃圾7,390公噸總和的1.2倍。政府於1996年起,要求把混凝土、瀝青、泥土等惰性拆建物料分流至公眾填料區,才起止血作用。及至2006年實施建築廢物處理收費,進一步鼓勵循環再用建築廢物。2015年,每日平均棄置到堆填區的建築垃圾量為4200公噸,較97年大減2281公噸或54%。 本會指出,九十年代進行多項大型基建,加上地產市道暢旺,推高建築垃圾量。然而,以後者而言,地產發展商賺了利潤,卻無須支付環境成本,並不公平。因此,本會支持當局今年四月增加建築廢物收費,但也促請政府加強監督,避免出現更多的「泥頭山」和非法棄置情況。 2. 增設回收設施:政府1998年推出三色回收桶,1999年起公布家居廢物回收率。在乏缺教育和宣傳下,本會估計1997年有關的回收數據,低於8%。 回歸八年後,政府才於2005年全港公私營屋苑廣設回收設施,之後再擴展計劃至工商樓宇,逐步推高特別是家居廢物回收率。以家居回收率為例,2009年曾達至35%的高水平;而都固回收率, 2010年達到52%的高位。 本會認為,環保部門在回收上的最大作用,是增設方便的回收設施,提高了社會的回收意識。不過,對振興回收業界、理順回收通路上,卻長年沒有寸進,以致在外圍經濟環境變差等因素下,重挫本港回收市場,都固回收率也大幅滑落。 綠惜地球總結稱,面對人均垃圾量有增無減,香港應爭取不遲於2019年落實廢物收費,並從速推出塑膠飲品容器等多項生產者責任法規,雙管齊下地推動減廢,提高中下價回收品的市場價值,避免資源浪費,亦減輕堆填區負擔。 香港特區回歸20年減廢成績表 1997年報告 2015年報告 **固體廢物包括都市固體廢物、建築廢物、脫水淤泥及其他廢物 註解1:都市固體廢物,簡稱「都固」,指的是家居垃圾、工商業垃圾的總和。